您的位置:首页 / 拉呱 / 科技日报:“山东方案”强力推动,“农业芯片”研发驶入快车道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 #邑城茶座#科技日报:“山东方案”强力推动,“农业芯片”研发驶入快车道

    2021/08/11 11:20:13 发布16411 浏览0 回复0 点赞
平邑创业
管理
普通会员

帖子:2215

精华:0

注册:2019/03/06 16:43:39

IP属地:未知

2020年山东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089.4亿斤,比上年增加18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这是8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透露的好消息。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夏粮再获丰收,总产、单产双创历史新高背后,山东种业创新力量功不可没。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3.5亿元,支持了161项良种工程项目。在良种工程支持下,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基本实现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7%(全国45%),有力支撑了该省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设施果菜品种改变了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替代进口率达80%以上,部分畜禽品种有望实现国外品种替代,重大育种基础研究实现点上突破。

无论是粮食连年增产,还是蔬果畜禽实现国产替代,其背后是山东省科技厅在推动种业创新道路上的清晰思路——瞄准解决种源“卡脖子”关键问题,坚持“项目—人才—平台—基地”一体化原则,健全完善种业创新体系,引领支撑山东省种业创新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2100余个农作物新品种出自山东,“破纪录”是常态

粮稳天下安,良种是关键。一粒种子不仅可以解决温饱,更可以改变世界。近几年,山东不仅选育出了像济麦22、济麦23等为代表的高产品种,还选育出了能替代进口的超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和济糯116

实际上,在农业新品种研发上,山东人向来善于“破纪录”。

记者了解到,山东培育了农作物新品种2100余个,形成了济麦、登海、希森等系列品牌;济麦22推广面积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第一,累计达2.7亿亩;济麦44、济麦229入选我国超强筋小麦品种,品质可与进口强筋小麦相媲美;山农28小麦2020年实打单产856.9公斤,刷创全国新高;鲁单、登海等8个品种入选“荣誉殿堂”玉米品种(全国20个);新品种齐黄34打破我国夏大豆高产纪录(亩产353.45公斤)。希森马铃薯累计种植面积3450万亩,经济效益220亿元。华盛农业育成萝卜、白菜等16类蔬菜品种300多个;山东省果树所培育的“鲁丽”苹果以1000万元价格转让,在山东、河北等9省推广20余万亩,经济效益30亿元。新希望六和培育的“中新鸭”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肉鸭品种替代和超越。中科院海洋所培育的牡蛎耐热新品系和“海蛎1号”,填补了销售夏季空档期。

支撑新品种不断涌现的力量,也在于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接连突破。

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抗小麦赤霉病成果入选202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找到“金钥匙”;山东省农科院李根英团队研发了小麦基因转化技术体系,最高转化效率达到90%,转基因再生苗阳性率达到10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院士团队创建了国际上首个基于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的贝类遗传评估系统,成为支撑我国水产种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青岛农业大学张忠华团队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甜瓜全基因组变异图谱,为甜瓜重要性状定向育种提供了标记和基因资源;舜丰生物等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ISPR-Cas12jCRISPR-Cas12f两套基因编辑系统,并获得2PCT专利授权,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核心技术的专利壁垒;邓兴旺院士团队突破性完成小麦杂交育种的关键基因发掘和克隆,技术产业化后将为我国粮食安全增加一块压舱石。

在平台建设方面,山东建成了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涉农类全国共30家,山东省居首位),建设潍坊现代农业省实验室、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10家省级协同创新育种平台;全省育种科研人员1100多人,涌现出赵振东、包振民、束怀瑞、李登海等专家领衔的高水平育种创新团队;支持中裕食品、登海种业、圣丰种业、希森集团等大批企业牵头或参与良种项目,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

与此同时,山东省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体系更加完善。

近两年,山东支持农作物、林木、畜禽、水产等领域种质创制研发,精准鉴定评价种质资源3846份,其中2258份进入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心种质库,筛选出优异种质657份,面向社会分发种质资源17批次1074份。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建成了保存能力20余万份的蔬菜种质资源库,现已入库育种材料2.1万份。

种业创新走在前列,敢干、实干、巧干很关键

种业“芯片”是事关农业产业的源头性、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作为农业科技大省,山东省一直在探索科技发力,推动种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新政是推动种业创新的动力。山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完善种业创新政策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此外,山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实行良种项目揭榜制和专家组阁制,优先支持企业牵头承担项目,按品种由首席专家整合高校院所和企业优势资源组建创新团队,实施种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

搞良种攻关,资金必须保障到位。山东推行良种工程研发投入倍增计划,今年拟投入不低于2亿元,力求实现全省主要良种在研项目全覆盖,对推广效果显著、项目考核优秀的种业创新研发团队给予稳定支持。

面针对种业“卡脖子”的短板问题,从保障国家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产供安全出发,山东正在从三个方面发力: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山东正在科学编制《山东省“十四五”种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这其中,组织省内外专家,深入调研山东省农业种业创新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好种子问题。

屈指算来,山东省已经连续27年支持实施农业良种工程,表现出对农业“芯片”研发的重视。而今年,山东会扩大良种工程规模,每个重点领域遴选12个核心创新团队和领军企业,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作物育种加速器等各类育种协同创新平台,统筹省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持续稳定支持种业创新发展。

当前,种子产业已经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动力的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通过新型育种技术平台破解当前传统育种的困局。

在此方面,山东将加强前沿生物技术研究应用。他们依托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团队,重点开展高通量、规模化、系统性的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筛选有价值的新种质,发掘分子标记及功能基因,建立现代育种技术体系,突破种子“卡脖子”技术。

来源:创新山东

小编:平邑科技创新产业园

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

已有0人打赏

已有0人点赞

0人赞

    加载中...

    回复楼主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超级管理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